江苏农垦集团党委书记吴本辉在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,要坚定不移促进共同富裕,提升职工群众生活品质,持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。江苏农垦淮海农场坚持深入群众、量力而行,采取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举措,着力解决好职工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
聚焦“惠民生”,在发展中“补短板”。近年来淮海农场列出的一系列惠民利民成果数据,为惠民生增添了浓厚的暖色:800米长、双车道、路灯绿化配套齐全的淮海大道建成通车,让农场彻底解决了南往县城及隔河千里远的历史;小城镇新建改造3处排水泵站,解决了职工居民长久以来担心强暴雨带来的内涝困境;场域内“5分钟健身服务圈”建成,让职工居民就近享受到高质量的健身服务;5条场域公路提档升级,规划建设了上百个停车位,配套建设了小区休闲场所……为了回应职工居民的需求,淮海农场党委通过“大调研、大走访、大落实”工作的开展落实,让场域内的职工居民纷纷感言发生在身边的系列变化。
聚焦“惠民生”,在规划上“增亮点”。宜居小城镇建设奏响了职工居民幸福生活的新乐章。淮海以民生需求为导向,从职工居民不满意的事改起。管道天然气进家入户,让农场居民用上了清洁能源;1550平方米的淮海礼堂建成,让职工居民观赏文艺演出和观看电影带来了莫大的便利;健康路、神禾路、创业路沥青路铺设和场域内各式路灯的安装,让小城镇的出行和亮化更加便捷;对城镇河道统一进行疏浚,让老小区河道旁也安装上了带有栏杆灯杆的便捷走道。这种把职工群众“期盼的事”变成现实中大家正在“想的事、干的事”,职工居民自然乐在其中。
聚焦“惠民生”,在保障间“兜底子”。坚持党建引领,多举措全方位扎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职工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农场除在逢年过节为困难职工群体走访慰问活动外,对弱势群体、困难家庭有就业意向和条件的进行公益化岗位配置,以减轻其家庭负担。去年通过“金秋助学”活动帮助15名困难学子圆梦金秋,今年针对困难职工家庭的摸底工作也将展开;对困难职工居民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即时帮扶机制,落实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常态化开展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工作,切实解决职工居民因病因灾等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难。建立起近千名职工参与的大病互助基金,充分发挥好互助基金防范职工因病致贫“防火墙”的作用。
聚焦“惠民生”,在关爱里“树情怀”。人民之忧之盼,就是农场党委之为之行的关注点。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站,切实落实“家庭、学校、社会、网络、政府、司法”保护在内的“六位一体”综合保护保障措施;农场组织19名志愿者,对75周岁以上28户空巢、失独、孤寡老人结对帮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;对7名老干部落实适老化改造设施,对50多户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安装了居家养老一键通系统;运用社会力量加盟,将600多名80岁以上的老人纳入居家养老服务范围;在职工休闲体育运动广场上增设乒乓球、羽毛球场地,在各居民小区配置健身场所,让老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、安享晚年生活。
江苏农垦集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,因场制宜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农场,让垦区职工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。淮海农场正将集团党代会所作出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,把一份份“惠民清单”兑现成大家的“幸福账单”,全力托起职工群众“稳稳的幸福”。
责任编辑:事业发展处